英国OIES发布《中国及其能源地缘政治评估》报告
8月,英国牛津能源研究所(OIES)发布《中国及其能源地缘政治评估》报告[1],基于多方观点分析了中国的能源地缘政治。
   
一、对能源过渡时期中国能源安全的思考
    
报告认为,中国是石油和天然气的主要进口国,因此能源供应面临价格波动的风险,而由于生产国的不稳定、运输瓶颈和制裁,供应冲击加剧了价格波动。报告提出了中国能源安全的一些趋势。首先,对油气地缘政治的传统分析任务,越来越多地受到非全球化视角和不同全球集团观点的影响。其次,中国能源安全重点显然已经转向电气化及其带来的工业机遇:建设大型可再生能源基地和超高压输电线路,以及建设存储基础设施和强大的能源互联网。这也引发了对网络安全和气候风险的新担忧,同时也引发了一场新的竞赛,表现为在发达经济体和发展中经济体之间以获取关键材料、技术、融资和技术诀窍为主的竞争。
   
二、低碳能源转型的关键矿物:中国为什么重要
    
报告认为,就地质储量而言,中国仅在两种矿产市场占据主导地位,即稀土和钼。中国是目前唯一的重稀土主要供应国,作为低碳技术关键组件之一的永磁体对稀土的需求很高。此外,在表1中的所有其他矿产中,中国的地质储量占全球总量的10%~15%左右。报告提出,中国的优势在于其开采和加工的规模。尽管在讨论中的大多数关键矿物中,中国的地质储量规模相对较小,但在矿山和加工设施的年产量方面,中国却建立了不成比例的强大地位。
   
表1  中国主要矿产产量在选定的供应链中占全球总量的份额
   
| 
 主要矿产  | 
 技术  | 
 储备  | 
 矿山产量  | 
 加工和精炼产量  | 
 海外矿业利益  | 
| 
 稀土  | 
 风、电动汽车  | 
 34%  | 
 70%  | 
 90%  | 
 | 
| 
 钼  | 
 风  | 
 31%  | 
 40%  | 
 无统计  | 
 | 
| 
 硅  | 
 光伏  | 
 | 
 68%  | 
 69%  | 
 | 
| 
 石墨  | 
 电动汽车  | 
 16%  | 
 65%  | 
 100%  | 
 | 
| 
 锌  | 
 风  | 
 15%  | 
 32%  | 
 46%  | 
 澳大利亚  | 
| 
 锰  | 
 电动汽车、风  | 
 16%  | 
 5%  | 
 95%  | 
 加蓬  | 
| 
 钴  | 
 电动汽车  | 
 2%  | 
 1%  | 
 73%  | 
 刚果民主共和国  | 
| 
 锂  | 
 电动汽车  | 
 7%  | 
 15%  | 
 55%  | 
 澳大利亚、拉丁美洲  | 
| 
 碲[2]  | 
 光伏  | 
 9%  | 
 | 
 53%  | 
 | 
| 
 铜  | 
 电动汽车、风,光伏、网络  | 
 3%  | 
 8%  | 
 42%  | 
 赞比亚、刚果民主共和国  | 
| 
 镍  | 
 电动车、氢、地热  | 
 2%  | 
 3%  | 
 35%  | 
 印度尼西亚  | 
| 
 铬  | 
 集中太阳能、地热  | 
 可忽略  | 
 可忽略  | 
 无统计,产量较大  | 
 津巴布韦  | 
| 
 铂族  | 
 氢  | 
 可忽略  | 
 可忽略  | 
 无统计,产量较小  | 
 南非、津巴布韦  | 
注:所有数字都是近似值。黄色阴影=25%~50%;橙色=50%~75%;红色=75%~100%
   
三、欧洲对中国主导新能源供应链的政策回应
    
近期,许多国家加快了净零排放和清洁能源战略。因此,全球关键材料领域正变得越来越复杂。报告评估了欧盟和英国最近对中国在新能源供应链中的主导地位所作的一些政策反应,特别是太阳能光伏、风力发电机磁铁和电池所用材料。报告提出,欧盟的贸易和投资战略旨在确保获得关键材料,同时确保采矿和透明贸易做法中的高环境、社会和治理标准。欧盟已与加拿大、哈萨克斯坦、纳米比亚和乌克兰签署了重要的矿产协定,并开始与智利、阿根廷和刚果民主共和国等多个国家进行贸易协定谈判,以解决关键材料市场准入和投资问题,并确保关键材料的保护和可持续采购。
   
四、氢的地缘政治:中国的新角色
    
报告认为,中国可以借助重要的优势,逐步提升国内氢产业,并在全球氢地缘政治中占据一席之地。首先,中国是电解槽和燃料电池汽车的全球主导供应国。尽管在氢价值链的某些环节,尤其是在运输和储存方面,中国可能仍面临技术瓶颈,质量也落后于此,但中国在过去已经证明了它有能力赶上、甚至超越技术领先国家。第二,中国拥有丰富的可再生能源,从长远来看,可以实现用氢和氢基衍生物取代化石燃料。在国际参与方面,中国仍然明确地把重点放在技术能力建设上,促进与国际合作伙伴的内外合作。在这一方面,燃料动力汽车(FCEV)是一个明确的优先事项。参与氢生产方面的海外投资,很大程度上延续了中国同金砖四国和其他战略伙伴进行更广泛的能源相关投资的逻辑。此外,氢并不是一个独特的政策议程,而是中国总体地缘政治战略的基石。
   
五、中美关系与全球能源转型
    
能源转型已成为美国与中国竞争的最新舞台,两国正在对清洁能源技术的开发和部署进行重大投资。它们寻求依托经济机会和工业实力,在摆脱矿物燃料主导地位能源过渡时期形成领先地位。仅在2022年,可再生能源、核能、碳捕获和氢等清洁能源技术部门就吸引了超过1.1万亿美元的投资。全球能源转型中的双边竞争正在两方面展开,即制造业和创新:
   
1、在制造业方面,中国在产能扩张方面领先于世界。就2022年全球制造能力的同比增长而言,中国在太阳能光伏(PV)、电池、陆上风力涡轮机和电解槽等领域的份额分别为90%、75%、60%和40%。相比之下,美国在太阳能光伏、电池、陆上风力涡轮机和电解槽等领域所占份额分别不足3%、7%、10%和20%。制造业方面的竞争还包括许多矿物的供应链,这些矿物是能源转型的关键。中国在全球矿产供应链,特别是在其加工环节,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相比之下,美国供应链极易受到外部供应中断的影响。
   
2、在创新方面,中国正迅速崛起为全球领导者。评估全球创新能力趋势的一个代表性指标是谁为哪些技术申请专利,以及专利在该技术供应链中的中心地位。中国专利申请趋势既有数量上的增长,也有质量上的提升。                                     (刘文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