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文部科学省2021年科技预算重点解析
4月30日,日本文部科学省在其月刊上公布了2021年度部门预算[1],其中用于科学技术的预算为9768亿日元(约合642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度增加了6亿日元(不含向文部省管辖的法人机构支付的稳定性经费)。预算主要用于提高综合科研能力、应对新冠疫情等经济社会问题、推动超智能社会建设,以及实施国家战略研究。
日本在2020年进行了前所未有的3次补充预算,用于应对新冠疫情、刺激经济发展。第三次补充预算于2020年12月提出、2021年1月获得批准,其中有6593亿日元(约合386亿元人民币)用于支持基础研究、大装置维护等活动,有力充实了2021年文部科学省的相关科研活动。
一、提高本国科研能力,培养优秀人才
从创立新型资助基金支持大学发展、提升本国综合科研实力两个方面,优化完善日本的科研环境。重点内容包括:①新设总额达10万亿日元的新型“大学资助基金”,用于支持本国大学向全球顶尖大学行列迈进,首批安排5000亿日元启动建设;②保持对科研人员的稳定资助,新设“大学博士人才奖学金”,用于资助优秀博士生开展科研工作,通过特别研究员等资助项目对优秀年轻学者保持长期稳定的资助。
表1  “提高本国科研能力,培养优秀人才”预算(单位:亿日元)
| 
 方向  | 
 内容  | 
 预算  | 
 相比去年  | 
 2020补充预算  | 
| 
 创立新资助基金,建设世界顶尖大学  | 
 大学资助基金  | 
 —  | 
 新增  | 
 5000  | 
| 
 提高本国综合科研能力  | 
 大学博士人才奖学金  | 
 23  | 
 新增  | 
 5  | 
| 
 特别研究员项目  | 
 159  | 
 +3  | 
 —  | |
| 
 科学研究费资助金  | 
 2377  | 
 +3  | 
 —  | |
| 
 战略创造研究项目  | 
 428  | 
 +10  | 
 —  | |
| 
 创发性研究项目  | 
 0.6  | 
 持平  | 
 307  | |
| 
 未来社会创造项目  | 
 87  | 
 +10  | 
 —  | |
| 
 顶尖基地WPI项目  | 
 61  | 
 +2  | 
 —  | |
| 
 战略创造研究项目  | 
 16  | 
 +1  | 
 —  | |
| 
 研发战略中心项目  | 
 7  | 
 +1  | 
 —  | 
二、夯实科技基础和创新能力,加快建设超智能社会
从加强创新生态系统、推进研究环境数字化转型、维护更新大型科研设施三个方面提高科学技术对超智能社会的支撑能力。重点内容包括:①进入后疫情时代维护和加强创新生态系统,支持大学培育新产业,培养具有企业家精神的大学生和研究人员;②推进研究环境数字化转型,推动尖端研究设施共同利用、建设材料领域研究设施的数字化转型平台;③加大投入研发下一代超级计算机“富岳”号等大装置,维护和更新放射光等现有大型科研设施。
表2  “夯实科技基础和创新能力,加快建设超智能社会”预算(单位:亿日元)
| 
 方向  | 
 内容  | 
 预算  | 
 相比去年  | 
 2020补充预算  | 
| 
 后疫情时代维护和加强创新生态系统  | 
 未来企业家培养项目  | 
 4  | 
 持平  | 
 47  | 
| 
 大学新产业培育项目(START)  | 
 20  | 
 -1  | 
 —  | |
| 
 构建开放创新、共创型的环境  | 
 137  | 
 -1  | 
 —  | |
| 
 推进研究环境数字化转型  | 
 尖端研究设施共同利用项目  | 
 12  | 
 持平  | 
 75  | 
| 
 材料领域研究设施的数字化平台  | 
 34  | 
 +9  | 
 72  | |
| 
 尖端大型科研设施维护和利用项目  | 
 下一代放射光设施  | 
 12  | 
 -5  | 
 37  | 
| 
 国家尖端大装置维护和共用项目  | 
 432  | 
 +25  | 
 325  | 
三、推进战略领域研发,应对传染病等重大挑战
开展具有战略价值的重点领域研发,特别突出健康医疗领域的重要性:①实施支持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研发的下一代技术研究基地项目(AIP),持续开展光量子旗舰飞跃计划;②增加经费用于支持传染病研究、创新药物研发等健康医疗领域的科研活动,积极应对新冠病毒等威胁人类健康的新型传染病。
四、推进问题解决型研发活动,保障国民安全舒适生活
日本重点支持航空航天、极地海洋、防灾减灾、环境能源、核能与安全保障四大与国民生活密切相关的领域,推进问题解决型的研发活动。重点内容包括:①借助上一年度补充预算,大幅提高了对航空航天领域的支持力度;②新增对电子电力技术的经费支持,持续支持日本参与国际热核聚变计划;③持续支持核能基础技术研发和人才培养,稳步推动“文殊”反应堆的废弃工作。
表3  “推进战略领域研发,应对传染病等重大挑战”预算(单位:亿日元)
| 
 方向  | 
 内容  | 
 预算  | 
 相比去年  | 
 2020补充预算  | |
| 
 开展具有战略价值的重点领域研发  | 
 下一代技术研究基地项目(AIP)  | 
 100  | 
 -3  | 
 —  | |
| 
 光量子旗舰飞跃计划(Q-LEAP)  | 
 35  | 
 +3  | 
 19  | 
 
  | |
| 
 推进健康医疗领域研究活动,应对新冠等传染病  | 
 新型传染病研究基础项目  | 
 37  | 
 +7  | 
 75  | |
| 
 制药等生命科学研究项目  | 
 38  | 
 +1  | 
 —  | 
 
  | |
| 
 再生医疗基地网络项目  | 
 91  | 
 持平  | 
 —  | ||
表4  “推进问题解决型研发活动,保障国民安全舒适生活”预算(单位:亿日元)
| 
 方向  | 
 内容  | 
 预算  | 
 相比去年  | 
 2020补充预算  | 
| 
 航空航天领域  | 
 推进空间领域研发活动  | 
 1544  | 
 持平  | 
 573  | 
| 
 下一代航空技术研发活动  | 
 37  | 
 +1  | ||
| 
 海洋极地领域  | 
 推进北极科考船建造等极地研究  | 
 57  | 
 +3  | 
 7  | 
| 
 防灾减灾领域  | 
 防灾减灾科学技术研发  | 
 77  | 
 +1  | 
 4  | 
| 
 环境能源领域  | 
 新型电子电力技术研发  | 
 14  | 
 新增  | 
 32  | 
| 
 参与国际热核聚变计划(ITER)等  | 
 219  | 
 +6  | ||
| 
 核能技术研发和安全保障  | 
 核能基础研究和人才培养  | 
 71  | 
 持平  | 
 15  | 
| 
 “文殊”增殖炉废弃保障技术  | 
 179  | 
 持平  | 
 (惠仲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