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智库科学与工程国际研讨会——“人工智能赋能智库研究”平行专题会议在京召开
9月27日,第六届智库科学与工程国际研讨会——“人工智能赋能智库研究”平行专题会议在京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发展战略学研究会智库专业委员会、人工智能专业委员会以及中国科学院大学智库科学与工程系共同主办,智库专业委员会主任张凤主持会议。来自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以下简称战略咨询院)、澳门大学、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中国网络空间研究院等高校院所智库研究人员以及政府部门管理人员等30余人,聚焦“人工智能赋能智库研究理论、方法与实践”主题开展深入交流研讨。
国务院研究室信息司原司长刘应杰做题为“关于人工智能赋能智库研究的思考和建议”报告,认为人工智能为智库研究带来新机遇,将在智库问题预研究、前期研究和基础研究等环节,发挥“研究助理”、“咨询参谋”的作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澳门大学教授傅晓青做题为“人工智能赋能技术估值”报告,提出人工智能赋能技术估值可帮助克服传统估值面临的成本高、效率低、主观影响大等复杂挑战,将技术估值转化为可量化、可解决的命题,助力形成“技术突破-价值实现-产业升级”良性循环。
战略咨询院刘怡君研究员、代涛研究员、吴静研究员分别作了“人工智能赋能的舆情治理与认知塑造”“人工智能赋能的科研评价”以及“大国科技画像决策支持系统的基本情况与展望”报告,从多个角度呈现了人工智能在智库研究不同领域的赋能成效,展现了人工智能在推动智库研究创新发展中的多元价值与巨大潜力。
与会专家围绕人工智能赋能智库研究可能面临的挑战与应对进行了热烈讨论。大家一致认为,人工智能为智库研究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但算法偏见、数据安全等问题也不容忽视,特别是在价值判断、专业研判等方面仍应坚持人类专家的主导作用。未来,人工智能还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智库研究的重要支撑工具,推动智库研究范式加速变革。